投稿者: 被信封養大的人
這台 1971 年製的德國信封機,是我們工廠的老戰友。它曾經日以繼夜地運轉,負責印製台灣家家戶戶收到的帳單信封:自來水、台電、銀行、罰款通知⋯⋯那個年代尚未電子化,每月的帳單信封需求高達上千萬,只靠這條產線,就能支撐五名員工的生活。
這台信封機不只耐操,還很穩定。全機以齒輪機械式結構為主,不易出問題,就算久了有些磨損,也只是多了些「眉角」與脾氣,只要你懂得與它相處,它就能火力全開。就像一場雙人舞,配合得好,產值飛快;步伐不合,效率就直直落。
最後一位領機阿龍,是個話不多、生活規律的師傅,每天固定帶兩杯清心上工。他話雖少,卻能與這台機器心有靈犀,從聲音與震動就知道該調整哪裡。
然而,隨著帳單逐漸電子化、產量遽減,加上老設備培訓困難、維修成本高,我們最終仍決定讓它退役。拆機那天,我滿手機油,像黑血一樣滲進指縫。技師看著它說:「這機器喔,不會壞啦,會壞的通常是人。」
3 月 22 日,紀念它結束生命的那天。它服役五十二年,見證了整個產業的興盛與轉變。如今雖不再需要它,卻也代表我們往前邁進了。不是嗎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