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者: 郭重寅
民國58年,我考上大學,系上僅28人,男女各半,幾乎都是中南部北上念書的孩子。那時男生沒有宿舍,只能在外租屋。初次離鄉背井,彼此難免孤單,也因而互相照顧、取暖,無形中建立了深厚情誼,情同手足。
當年學生生活拮据,每月生活費大約五六百元。若有人家中匯款稍晚,其他同學便會慷慨解囊,借上一兩百元渡過難關。印象最深的是淡水常下雨,有回幾個同學冒雨去街上吃火鍋,採AA制,因店裡豆腐價格高,有人竟悄悄藏了從外頭買的豆腐在雨傘裡帶進店內。店家或許心知肚明,見這群窮學生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。
課業方面,我們也有些「不良」行為,比如考試時故意讓成績差的同學抄,說是作弊也好,其實不過是希望大家都能平安畢業,沒人被當。
民國62年畢業那年,前途茫茫,我和兩位要好的同學合照留念。三個人一臉年少無懼的笑容,彷彿陽光灑在未來。畢業後各自入伍,聯絡也逐漸中斷。
直到民國109年7月6日,Hugo 與 Jose 攜妻南下彰化,三人久別重逢,在花壇吃飯合影,距離畢業已47年。如今年屆耄耋,雖白髮斑斑、步履稍緩,身形倒未變太多,說笑之間仍似昨日。
如今雖分居各地,仍以 Line 每日互道平安。朝夕相處的四年,換來一生的情誼,至今依舊溫熱如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