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者: 53洄藝
那天,我騎著機車經過馬祖南竿53據點外的山路,一對鳳蝶在眼前交纏旋轉,如飛鏢般在空中談著戀愛。盛夏的風帶著鹹味,遠處傳來鳥叫與浪聲——很難想像,這裡曾是戒備森嚴的軍事禁區。
2025年是我在53據點駐紮的第一年,也是國際藝術島第三屆舉辦的一年。這座據點曾在第一屆藝術島中,以廢墟姿態首次對外開放,之後由地方政府整修重生,並首次讓民間參與活化。我從體感零下六度的冬日開始駐點,陪伴這片土地210天,直到夏日的蝴蝶告訴我,它的生命力回來了。
上半年,我專注在第一階段活化:整理空間、調整功能、定位文化。我們自費舉辦講座、親子活動、海洋教育推廣與小型策展,讓居民與遊客都能走進據點,感受它不再只是歷史的遺跡,而是一個能交流、想像的公共場域。
7月29日,我完成任務,將據點暫時交棒給藝術島團隊。下一階段,我們將深化教育場域、發展海洋與環境的非典型學習模式,並串聯北竿、莒光等地,讓更多人看見馬祖。
「國際藝術島」每兩年舉辦一次,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在馬祖四鄉五島駐地創作,作品多聚焦戰地記憶、生態環境與島嶼日常。今年的展區擴及莒光與東引,離島的文化地景將在夏末迎來更多注視。對我而言,7月29日是蛻變與延續的開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