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者: 黃清助
你能想像嗎?三十年前,台灣無障礙環境設施極度缺乏,長照制度尚未成熟,身障者要如何生活與出行呢?
我是黃清助,嘉義市人,脊髓損傷者。1993年中秋,我在返家途中車禍癱瘓,當年28歲。那三年,我臥床生活,靠廣播和報紙副刊與世界連結,也開始寫作,分享自己的心境與照顧者困境,意外開啟新的方向。
後來我走出家門拜訪傷友,建立聯絡網,1997年成立「嘉義市脊髓損傷者協會」,真正懂傷友需求的,是同樣經歷過的我們。我開始籌辦,推動復康巴士、無障礙空間、舉辦新春圍爐、生活重建訓練,2017年更成立「髓馨畫室」,讓傷友透過藝術療癒內心,至今已開過10場聯/個展。現在嘉義市已擁有34部復康巴士,傷友也代表台灣出征亞帕運。
今年,我們希望持續推動「通用設計」、「長期照護」讓政府更加重視身障者權益及高齡家庭照顧者的家庭議題。
受傷之後我從來不問自己我還能做什麼,我只告訴自己,不要讓自己只是活著。回望一路走來,原以為是在幫助別人,後來才發現,其實那也是在重新建構我自己。今年2月2日是尾牙,我想特別紀錄這天,我們一起同桌,走過歲月與身體的限制,傷友們一起重建生活的一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