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者: Charlie
我永遠記得,在火爐邊聽毛利人長老講故事的那天。
那時我在紐西蘭打工度假,天氣開始轉涼,我忍不住跟室友說:「好想住在有火爐的家喔。」沒想到在當天晚上,我們意外拜訪到一位毛利人長老,他家裡就有一個黑色火爐,大家圍著暖烘烘的火爐喝茶,聽長老聊起他年輕時去中國旅行的故事,
長老是當地有名的藝術家、社運人士,家裡四周掛滿了他的畫作,有些是毛利人曾經不能說母語的傷痛,有些是充滿力量的圖騰。聊起他母語被禁止的經歷,我才發現原來這世界上,很多文化的傷痛都那麼像。
外頭下著雨,打在鐵皮屋頂上,聲音清脆又冰涼。屋裡火爐燒得正旺,劈啪作響,混著木柴的氣味和一點濕氣,好像整個時間就這樣停住也很好。
一個月後,我又意外搬進了一個有火爐的家。那晚,我沒開燈,就坐在火爐前,靜靜看著火光跳動。火每一秒都長得不一樣,我拿起畫筆,把火的形狀、溫度,還有那晚在長老家聽到的絮語,一起畫了下來。那些火苗是關於語言、文化、傷痛,也關於異鄉,
火爐像是一顆會呼吸的心臟,守護異鄉的夜晚、人與人之間的牽絆,有一天,我也希望擁有一個屬於自己故事的火爐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