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11日|清水井邊的童年,鹿仔錢隨風起落

投稿者: Blaine Hsu

台南新化清水里的徐家古厝是我幼時的居所,那時年幼無知的我,並不知道門前每天用的那口古井,居然有三百年的歷史,甚至「清水」名號就是由它而來。

廚房裡有燒柴的大灶,家中沒有自來水,日常都是從古井打水,奶奶每次熟練的晃動兩下,就能將空水桶打滿,手勢輕巧優美,堪比魔術師。

在這樣刻苦的環境下,最期待的就是過年。除夕的前一天,老爸總會換上新的春聯和鹿仔錢,漿糊裝在紅色的罐子裡,用小木棒沾起來黏,妹妹負責拿漿糊,我幫忙遞春聯,儼然兩個小門神。

「鹿仔錢」就是福符,印著「天官賜福」、「五福臨門」,用來祈求新年的好運氣。老爸一邊貼,我一邊數,總覺得那是紅包在飛舞。等叔叔伯伯們全員到齊,大家一起到「公廳」拜拜,小孩在三合院的大埕追逐,玩得不亦樂乎。

分家之後,我們便不再去公廳,舊時的習俗一項一項消失。我們搬走了,奶奶依然住在那裡,用麻繩的魔法打起日常用水;奶奶離開了,古厝傾頹,最後連古井也填平了,成了建地。

依然存在腦海裡的,是小年夜仰望老爸背影的期待,是陽光中隨風起落的鹿仔錢,大龍炮的煙硝味,年節的笑語,還有奶奶招呼我們去洗手的那一桶清水。(照片拍攝於1983小年夜,2月11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