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0日|走進王船廠:我與太師的十年同行

投稿者: 李孟芳

認識太師那一年,我剛考上台灣文化研究所,對各種文化充滿熱情。走進王船廠,是因為柳營代天院三年一科的送王醮典——全台最內陸的王船儀式,也開啟了我與太師十年的緣分。

初見太師是在柳營王船廠,當時他正忙著製作王船,等告一段落才與我寒暄。之後再度前往拍攝時,他請我幫忙將製作過程放上網,希望讓更多人看到他的王船。從此,我成了這支傳統工藝團隊的紀錄者。

太師講話尾音帶著茄萣特有的「噠」,這也是在路竹長大的我,搬家後仍改不掉的語調。我們的對談總帶著熟悉的鄉音,也逐漸累積起類似父女的情感。他常被問我是誰,總開玩笑說我是他「外面的女兒」。

這十年來,不論距離,只要良藝太師團隊有製作王船,我就會跟去拍攝。而我自己的婚紗照,也選在王船廠前取景,當天碰巧遇上太師與團隊正在工作,成為我田野紀錄中最特別的一刻。

我以為這樣的拍攝還會繼續,直到那天在病房裡看見他消瘦的身影。他說:「人和人只要付出情感,就會有牽掛。」可惜我因忙碌與身體不佳,錯過了他最後一艘王船。

他離世後,兒子轉述,太師說我曾答應的事都做到了,對我這十年的拍攝宣傳很感謝。站在靈堂前痛哭的我,也終於釋懷,雖然沒能拍下他的最後一段,但我們的牽掛,已刻進彼此生命中。